生活點評, 閱讀過後

CMX《原則:生活和工作》讀書會:比起書本,人帶給我的收穫更多!

CMX《原則:生活和工作》讀書會:比起書本,人帶給我的收穫更多!

其實一開始對《原則:生活和工作》這本書的第三部:工作的原則沒什麼共鳴,我猜想是角色差異的原因,作者是橋水基金的創始人,書中分享的是他尋找團隊、建立團隊的過程,而我的角色則是員工,所以閱讀當下我很難與書本產生「共同的畫面」。

閱讀第三部:工作的原則的當下,覺得像是一位百萬富翁跟入門的新手說怎麼怎麼理財,乍聽之下覺得有道理,卻很難融會貫通與日常結合。還好還有參加讀書會聽分享,倒是對這本書又有新的想法,透過這篇文章向大家娓娓道來。

原來原則可以這樣運用在生活中!

還記得當天有兩位讀書會成員都是分享尋找伴侶、遇見對的人的過程,是回顧這本書在第二部談的:生活的原則。一位是透過書中的五步驟流程遇到更好的自己,五步驟流程包括:建立明確的目標、找出妨礙自我的問題、準確找出問題根源、設計解決方案以及徹底執行。

p.s. 五步驟原則還有很多內容,僅列出個人覺得最有幫助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五步驟流程,而是桃花行銷漏斗,身為一個行銷人對行銷漏斗不陌生,但看到用在尋找對的人這還是第一次!轉個念就把常見的概念套用在日常,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往下也用五步驟規劃心智圖,跟大家分享我如何透過這五步驟規劃我的2020個人平台經營,歡迎自行取用,也思考看看自己2020年可以用怎麼善用這五步驟找到更理想的自己唷!

另外一位的分享則是透過做自己,羅列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特質:交往前就說清楚講明白,培養良好關係;還有預想結果再從中選擇,可以實際用在和另一伴相處共同決策的過程。

這部分的分享我也相當喜歡,說清楚講明白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很難做到。回想每當別人要介紹對象的場景,第一句話通常會問「那你喜歡什麼類型的人?」有時候我會笑而不語,有些時候我則會硬是從腦袋裡挖出那些想起來自己不討厭的特質,像是陽光幽默、沒有不良嗜好、聊得來。

不過從這讀書會的分享我卻突然發現自己羅列偏好羅列的很抽象,甚至有點隨便,例如說什麼叫不良嗜好?誰會知道什麼話題你聊得來?條件抽象歸抽象,一定還是有脈絡可循,而列舉詳細偏好和設定分數上的優先順位,的確是個重新認識自己想要什麼的好方法。

聽完這個分享我私下列出了一些了解自己偏好的伴侶特質,以下就列出部分內容讓還在苦惱尋找不到Mr. Right / Mrs. Right 的朋友參考。

抽菸、酗酒、賭博、嚼檳榔 -1000
愛你比愛自己多+1000
善於傾聽 設身處地提出建議 +500
講到自己的興趣 /工作會滔滔不絕、眼睛發亮 +100
有主見 有一套自己看世界的觀點 +200
有超乎常人的耐心 同個場景同個姿勢拍十幾二十張照片也不膩 +300

寫完後,分享一個更重要的事:寫下自己為什麼覺得這些特質很加分或是很扣分的原因,因為原因可以能讓你發掘特質背後的「真正原因」。舉例來說我在梳理過程中曾寫下:

特質加權分數為什麼這個條件重要?
身高175cm以上 +100因為我的身高偏矮,希望能找個身高高的對象,這樣孩子比較有機會長得高

發現了嗎?真的重點其實不是身高高不高,而是未來的小孩😂條件可以幫助你判別自己想像上的偏好,而檢視設定條件的原因則可以幫助你深入核心,挖掘自己真正在乎的生活模式、未來想像究竟是什麼。

從這部分的分享,我最大的反思是「在工作時我們總有個做事的邏輯脈絡,但換到日常生活卻常常沒有,甚至連認真思考自己都很少」,就好比知道了解自己想找什麼類型的伴侶很重要,但還是用抽象的形容簡單帶過,我想,這也難怪作者要特別談生活的原則,提醒讀者都要花點時間,想清楚該怎麼在漫漫人生中該怎麼好好過生活!

從《 原則:生活和工作 》反思求職歷程

很多讀書會的成員有共鳴的部分是「要找對做事的人,也就是認同公司價值觀或是與公司價值觀相似的人」。那麼怎麼找到對的人?有位成員分享的是從對的地方找到對的人,例如說尋找百貨專櫃的櫃姐其實到一般人力銀行不太合適,反倒是到商場特賣會尋找合適的人,甚至是進入「櫃姐專屬的Line群」這才能找到合適的人。

聽到這裡,我第一個映入腦袋的是兩個畫面,第一個是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傑哥曾分享他們團隊找人在意的是「能否與團隊產生對的化學效應」,所以面試的過程中他會盡可能的讓面試者和所有的成員聊聊天說說話,看看彼此之間的相處狀況。

另外一個則是文案的美創辦人林育聖前陣子在臉書上的徵人Job Description(JD),我想也是為了找到對的人的做法。工作會不滿意大多是出自於「與預期有落差」,視預期落差程度大小可能會有短暫磨合期、甚至是適應不良的問題,至於預期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可能是因為JD不夠明確、面試的時候沒問清楚、也可能是過度期待,公司與個人都要負點責任。

特別分享這個 JD是因為我看到的當下非常驚艷,用四個字最為貼切,那就是:開誠布公!反觀大多數的求職資訊,都是列出工作內容、必備能力、加分條件,至多在告訴你有超乎預期的福利制度。至今,我還沒看過這麼明白的列出「第一線的工作日常」以及「職場可見未來」的JD, 直接了當的打消一切不切實際的期待、告訴你最真實、最血淋淋的工作現場,但也告訴你能獲得的待遇和好處,省去了很多彼此猜忌的模糊界線。

我很喜歡這篇徵人文的文字,也很喜歡這種開誠布公的徵人模式,更推薦你點開徵人文章好好看看自己在求職過程應該考量的職涯願景規劃。

找人需要訂立一些原則,我更大的體悟其實是找工作又何嘗不需要原則?以前投履歷的時候只想著薪水待遇,不過聽完分享我也想到以前有一位學姊跟我說過的一句話「錢不是那麼重要」,以前還是窮學生的時候就覺得怎麼可能錢不重要,工作後才知道,錢真的沒有以前當學生時想的那麼重要,反倒是有沒有機會、能不能做些自己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更重要。

工作其實是生活模式的選擇,如果是不喜歡通勤的人,找工作的時候要不就是配合公司所在地尋找房子,要不就是尋找通勤時間可以接受的工作地點;如果加班就會精神耗弱,那何必選擇有加班文化的公司折騰自己,是吧?我曾看過一篇文章面試中最重要的事-面試你的老闆,這篇文章是從求職者的角度分享,告訴你怎麼透過面試提問了解主管、了解公司、了解溝通模式,公司想找合適的人,其實人也是在透過面試尋找合適的公司。

這麼想之後,回過頭來檢視過去沒有錄取的經歷時豁達的不少,也許不關乎經歷, 只是剛好與公司不適合罷了!

第二場讀書會心得就分享到這裡,喜歡這篇分享的話別忘了下面幫我拍手五下~

ADer Sharon

Tagged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