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點滴

從10場數位廣告投手面試中我學到的3件事

如果是長久追蹤廣告實驗室的讀者應該有發現,2020後半年廣告實驗室更新的速度慢了很多,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在去年8月的時候轉換工作,花了點時間找工作以及適應新工作,最近算是漸漸上手了,所以也想透過部落格跟大家分享前陣子我轉換工作期間、適應新工作的小故事,今天是第一篇,來談談從10場面試中我學習到的事。

去年轉換工作的過程中我總共面試了10場,大概花費了一個月多的時間投履歷與面試,找新工作的期間,我刻意挑選了不同公司型態來面試,像是不同產業類別的電商、廣告代理商或是網路科技公司等。轉換工作的過程大概是一週面試 2 -3 家的頻率,當時其實是邊工作,邊投履歷面試,過程算是非常緊湊,不論是體力或是心理負擔都逼近臨界值,算是非常需要檢討的時間規劃項目XDDD

但即便如此現在回過頭想想也是覺得面試10家公司其實收穫很多,因為每一場面試都給我很多視野上、職涯上或是面試經驗上的不同思考觀點,也透過客製化不同公司的履歷、自我推薦信以及每一場對人資、部門主管、公司C-Level級的人物面談,都讓我有很多成長。不得不說能得到別人直接的回饋,真的是最直接且有效了解自己的方法之一。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面試過程中學習到的 3 件事,那麼我們就開始囉!

不用低估自己的可能性

雖然大家總說,人有無限的可能,但現實其實是,我們常常不相信自己無限可能,總覺得那些無限可能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點也是我剛開始投遞履歷時深深困擾著我的難題。

我剛找職缺時,一度掙扎要不要投比自己目前年資要求多1 – 2年的職缺,還是要只投剛剛好的年資就好?也常遇到即便工作年資符合,但職務要求的技能不熟悉,也會讓我望之卻步,覺得投了履歷恐怕只會被拒絕,又何必投呢?

但,我後來還是都投了,全部條件符合的、部分條件符合的工作我都投履歷了。因為,我到後來發現,如果要全部的能力都符合,恐怕不論是薪資待遇、進步空間都還是會讓自己進入另外一個舒適圈,那麼又何必換工作呢?

轉職焦慮的過程當中,我也想到之前曾聽過矽谷阿雅他的職涯歷程,以及他常說的「追不到的夢想就創一個」、「投履歷又不用錢就投吧」。後來,我還是鼓起勇氣投了所有我覺得自己有辦法再成長的公司,凡是遇到工作年資要求高於我的工作年資或是工作能力要求超過我目前能力的話,我則是為了爭取到面試機會,全部公司無不例外,我都額外製作一份能為公司帶來什麼效益以及行動方案的計劃書,展現自己的積極度以及專業度,最後,即便是年資不到該家公司要求的年資,我還是拿到了面試機會!

經歷過所有投遞履歷和面試過後,我想分享的是「在Job Description 上的技能真的不需要都會,只要有個能讓人認可的專業或經驗,這個專業絕對可以足以弭平其他技能的不足之處。」就好比我常鼓勵來信和我說想成為廣告投手的讀者,即便不具備相關背景,即便不具備相關科系的能力,其實成為廣告投手或是其他職務都還是有多機會,不需要畫地自限覺得自己一定不行,只要展現自己的能力以及企圖心,建立基本的行業知識,總是能找到一家願意給機會的公司。

關於自己的值多少的思考

「你希望你獲得多少薪水?」關於如何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薪水,也是我在這次轉職過程當中學習到很多的事。

我過去面臨到的職場環境常常是對於薪資這件事情避而不談,不僅僅是談薪資很少經驗,談加薪亦然,過去談薪水過程當中,大多是直接說薪資待遇,最多可能問問你的偏好薪資,用紙本文件請你寫下薪資預期,還是以公司方決定薪水為主。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第一次遇到有公司口頭問我期待薪資時,我會不自覺得愣住,講了自己也沒有什麼信心可以說服自己、說服對方的薪資期待。

在面試結束後,我花了點時間針對談薪水這件事情做個檢討跟反省,也非常建議如果還沒有想過怎麼為自己開價或是對於自己應該值多少還沒有想法的人都應該花時間想想看。

我曾看過部分對於開如何開薪水的建議是可以要求過去薪資提升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作為新公司的薪資要求,但我覺得這個提升比例沒有什麼意義,而且很容易自己限制住自己發展的可能性,最重要的事,這個比例會讓人很難說出為什麼值這個薪水。更現實一點的說,如果剛好第一份工作薪資比較低,這個思考方式會讓起跑點薪資比較低的人後續的薪資漲幅都變得非常有限。

因此,我更喜歡的方式其實是「讓自己有選擇」的這個觀點,有選擇要去哪些公司的機會、有選擇要多少薪水的機會,這兩種選擇就包括可以拿到不同家公司的Offer以及專業能力或經歷讓人覺得非常有價值,這些條件才能讓談薪水這個過程更讓自己滿意、也更從容、有餘裕,更不會因此忽略薪水以外的長期的工作發展和職涯願景。

關於從問題了解公司的思考

10場面試下來,我自己覺得面試過程中必須好好思考面試官每個問題背後代表的意義,並且要一定要細心準備要問應徵公司哪些問題來評估這家公司適不適合自己。

我一直很認同一句話,那就是面試過程不僅僅是公司在評估面試者適不適合公司的職位,也同時是面試者透過每個問題在判斷這家公司的工作氛圍、職缺內容以及主管的性格。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問題背後的意義,舉例來說,如果面試過程被問到「你平常會不會有工作被打斷或是工作做不完的情況,你都怎麼解決」,就代表這份工作的工作份量與節奏可能比較快速,又或者被問到「有沒有遇到難纏的客戶?你都怎麼解決?」,則代表工作內容可能會接觸到客戶,需要有面對客戶的溝通能力。從每個問題公司都在測試面試者的接受度和經驗,而透過這些問題,我覺得面試者也要很有意識地察覺這些問題背後代表的意義。

而我在面試過程當中印象深刻的問題:「如果時間重來一次,你會如何調整廣告操作」,這個問題我覺得印象非常深刻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問題不只在問你你的廣告操作能力,也在問你對於自己曾經不滿意的結果有沒有認真的檢討以避免重複問題再發生。這個問題你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家公司重視檢討、會在意錯誤問題的避免。而這個問題也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紀錄過去錯誤的流程以及完整性,算是給我一個很好的提醒。

除了從面試官的問題來看公司,我覺得面試最後「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們」這個環節我覺得是最可能可以評估自己適不適合這家公司的環節。所以一旦有機會可以問問題,真的非常值得把握,例如說我會問教育訓練,除了問資源,也是在看公司對於人才培育的看重程度,多多少少也跟公司成長度有所關聯;我也會問公司發展方向,看看公司長期與自己得長期規劃是否有不一致;又或是我會問對於這份工作人選的期待,這個期待除了有機會知道未來主管標準之外,也可以藉此套出公司可能的KPI、績效評估標準等。

結語

總體而言,去年的面試經驗對我而言非常寶貴,因為我透過這個面試過程獲得不少經驗值,例如說從面試官的身上聽到組織架構的規劃、廣告投手可能的職涯發展方向,還遇到面試官很熱切地分享公司的發展方向、分享新產品,又或是遇到很在乎我能拿到預期的薪水,並且盡可能的希望能幫助我達到預期。

當然,我也有會遇到面試還沒開始就先在會議室乾等20分鐘以上的面試經驗,質疑我過去的工作職位和能力的面試官、又或是遇到質疑我憑什麼開某個價位薪水的面試官等。

這些好與不好的面試經驗,我認為都值得各自體驗一回,這些經驗會讓人珍惜及警戒,讓人學到該怎麼準備面試、該怎麼證明自己,最終會幫助我們每個人都找到更專業、更自信的自己。

ADer Shar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